当前位置:首页 > 快手培训 > 正文

当知识焦虑愈演愈烈,快手老铁们开始反击了

2020-06-22 17:25:59 暂无评论 快手培训
作者丨顾见
监制丨阑夕

几天前黄晓明以非常诡异的姿势上了热搜,事情的起因是他询问网友“killing part是啥?”


killing part原本只是饭圈惯用形容词,然而这条内容的评论区热度却直线上升。一部分人以欢乐的心态补刀黄晓明的“知识盲区”,另一部分人则与黄晓明陷入了相同的迷茫,并且疯狂追问着:“killing part是啥?”,“为什么我连晓明哥的话都看不懂了?”

“killing part是啥?”其实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烟尘化对人们构成的困扰,而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知识焦虑。这种无形压力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罪魁祸首之一,让不少人备受煎熬。

近期,快手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快手知识社交生态报告》洞察到,用户正以快手为入口,形成一个对抗知识焦虑的庞大社区。这个自发形成的力场,也让快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不断孵化出“有趣的灵魂”。


在快手,告别知识焦虑


“某天查了下支付宝账单,发现自己半年购买了七八个付费课程,还有一些自动续费的在线教育平台会员。课程都还在更新,我却压根顾不上看。”

“网盘里有个文件夹专门用来屯网课,看是看了不少,知识焦虑却没有任何好转。”


知识焦虑的本质源于职场、社会、人脉圈当中的诸多不确定性,经由各类贩卖焦虑的信息大肆炒作被迅速放大。从《如何快速实现月入三万》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参差不齐的课程质量导致不少人将智商税、割韭菜等负面词汇与之联想到一起。更有付费用户现身说法,在各大社交平台倾诉期望落空的挫败感。

这不禁让人发问:如果商业模式和顶层设计无法解决知识焦虑这一社会痛点,那么还有什么力量可被依赖?

随着《快手知识社交生态报告》的发布,人们发现快手老铁在这个领域完成了一次“开荒”。


该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快手知识短视频内容量已经接近1.2亿条,知识直播达到40万场,合计总时长约10080年,知识图片作品量达到862万条。作品涵盖工程技术、工业技能、应急避险、农业技能、自然科学、早教育儿、医疗健康、手工教程、生活妙招、语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这些作品并非以内容付费的形式出现在快手生态,而是依靠UGC自发分享形成的知识社交空间。据报告显示,大部分快手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并不是专业知识创作者,超过61.1%的作者是在使用快手一段时间后,在平等友好的社区氛围的感染以及其他优质创作者的带动下,开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尝试知识类内容的输出。

打动这些创作者的不是知识变现,而是点赞与评论认可带来的成就感和动力。快手官方调研显示,72.8%平台知识内容创作者的创作初衷是“传播知识和技能,希望对别人有所帮助”。2019年快手知识短视频总点赞、评论及分享量分别达到 333亿、34亿及17亿。平均每个知识创作者一年能获得来自陌生人的6万余个赞,每条知识短视频能获得261个赞。

与传统知识大V与粉丝中心化的连接方式相比,快手的社区氛围旨在激发每个参与者展示自己的知识闪光点。在引力效应的助推下,用户观看学习知识型内容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找回自信。从无止境的知识索取转而变成发现内在,进而促使个体与整个社区交换信息,实现知识输出与输入的动态平衡。

与其说快手改变了知识焦虑的现状,不如说是焦虑的人们在这里实现了久违的自我发现:所谓的知识焦虑,只是在信息海洋中产生的“渺小感”错觉。解决之道就在于,在知识互动中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

亦如快手的Slogan,记录世界记录你。
 

被用户自发攻克的流量盲区


疫情之中所有人最不想面对的问题恐怕就是“手机坏了”。特殊时期,很多线下场景被迫停摆,遇到诸如手机坏了、路由器罢工等问题,简直是一场噩梦。但对于快手的老铁们来说,这些问题“根本不叫事儿”。

快手用户@杨长顺手机维修培训中心 最初的定位是针对B端用户发布教学视频,不曾想这个手机维修账号在快手一炮走红,拥有了16W粉丝。不少用户通过这些内容实现了手机自救,还对手机维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杨长顺的故事在快手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创作者自发点亮快手知识宇宙的同时,也为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带来了一次“补短板行动”。


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堪称包罗万象,但庞大流量催生出的多数内容,只是基于文字资讯内容的简易加工和包装。互联网对物理世界的覆盖范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形成了对现有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的惯性盲区。

一个有代表性的流量盲区就是“颈椎疼该怎么办”。宅经济导致年轻人在线娱乐学习时长加剧,各种颈椎病潜在症状接连而至。如果在常规资讯渠道进行信息检索,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千篇一律的“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

不仅如此,随着焦虑症、抑郁症,各类腹痛等健康隐患呈低龄化趋势,很多网友迫切需要一个介于“什么也不做”和“去医院”之外的折中选项。另一个盲区在于互联网信息覆盖对下沉渠道的递减效应:即下沉渠道因为远离互联网中心,导致特殊人群的信息诉求得不到反馈,如三四线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

这些被资本和商业绕过的流量盲区,在快手得到了响应。有知识分享能力的参与者开始反思这些现象,身体力行补全信息短板。

快手用户@脑科医生(新宾药匣子)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神经外科医生。在日常生活中他发现很多基础医学常识竟然不为人所知,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因此选择在快手进行知识科普,定期分享如“颈椎病能不能按摩”、“脑出血病人怎样照顾”等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内容。他坦言,在快手最大的收获不是直播间的礼物,而是那些愿意认真学习医疗知识惠己惠人的朋友。

 快手用户@燕子老师小学语文数学 是教育资源主动下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她看来辅导三四线留守儿童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你会发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你”。除了分享知识外,她还在细节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貌礼仪,以此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截至目前,她拥有70多万精准粉丝。在快手一个小小的善举,竟然能连接数以十万计需要帮助的孩子。其社会意义和传播效率,足以打动更多人加入这个事业。

当越来越多的流量盲区被快手用户命中靶心,“生活方式即公益”的理念也会深入人心。


一次对“知识”意义非凡的再定义


何谓知识?不同时代有不同定义。

按照学术定义来讲,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然而,以创收为出发点的知识付费不经意间把“知识”变得功利化,甚至将知识与钱景划上等号。尤其在职场,不少人的行动默许了“唯有改变月薪、实现阶级跃升的才是有用知识”这一片面结论。

数据显示,快手知识内容消费者除了关注实用领域知识点外,对新奇领域知识点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快手世界发生的故事,正在引导人们重新关注并尊重知识原本的多样性。

除了在线教育、常用知识科普、电商带货、大众办公技能等方向外,快手涌现出不少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小众职业与文化交流领域的知识分享者,还有围绕舞蹈、曲艺、花卉等才艺展示内容。这些着眼于当下的美好事物同样受到了用户的喜爱和追捧,也在无形之中引发了一场有关慢与快的生活反思。

当更多“边缘知识”走向台前,知识社交所引发的良性共振还在继续。

在《快手知识社交生态报告》调研统计中,有农民工创作者表示,通过快手记录自己下工地干活的日常,是希望让更多人对这一群体有新的感悟,借此传播正能量。也有汽车喷涂领域的专业工人,将自己的拿手技能传授给普通喷涂爱好者以此结交新朋友。

长久以来,快递小哥、农民工、流水线工人等人群就是阶级意识下的弱势群体。当外界通过他们的一技之长,理解他们鲜活的人格时就会发现:那些平凡者的身影其实并不平凡,工匠精神和叹为观止的技艺不只存在于沧桑老者的皱纹之中。


截至2019年底,快手知识内容创作者总量已超过54万,其中职业技能领域知识创作者超过28万,生活百科知识短视频创作者超过15万,超过10万的通识教育创作者在快手分享知识。从全局视野看,这只是快手海量用户中的沧海一粟。但欣欣向荣的知识社交氛围已经起势,有理由相信,这里会沉淀出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内容,成为5G时代一本温暖的百科全书。

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更值得记录。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全版报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阑夕

猜你喜欢

博客主人破茧短视频培训
破茧短视频为你分享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视频拍摄、剪辑和运营技巧,另有短视频培训学习教程,海量干货助你玩转短视频运营!。
  • 51952 文章总数
  • 4875871访问次数
  • 2205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