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短视频综合 > 正文

C刊当代中国科普电视节目与科普短视频之叙事差异分析

2021-02-06 12:48:47 暂无评论 短视频综合

当代中国科普电视节目与科普短视频之叙事差异分析


潘希鸣

(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 100012)

摘要: 科普类电视节目与科普类短视频作为当下大众媒介中重要的两种科普文本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与人文追求,同时也具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叙事特点。从叙事话语看,基于文化与技术的差别,二者表现出官方与草根、线性与点状、教化与实用的差异。从叙事结构看,电视科普节目作为传统的科普文本,历经了从“说教式”“故事化”到“真人秀”等叙事模式的转变。而科普短视频则更强调叙事的空间性,偏向于散点式叙事结构。在叙事视角上,科普短视频相较科普电视节目更趋向平民化与多元化,具体体现在讲述者的平民化以及创作视角的平民化、多元化上。虽然科普电视节目与科普短视频具有各自的叙事学特征,也各自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两者更不断结合,出现科普电视节目进军短视频领域,短视频创作思路改变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科普短视频; 科普电视节目; 科学传播; 叙事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 年 6 月,我国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 6.48 亿,占网民整体的 75. 8% 。从数据看,大众对短视频的青睐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短视频亦成为传统媒体、自媒体新的角力点。作为传统媒体中重要的节目类别之一,科普类节目始终是国家宏观层面积极支持与推广的,其自身发展也大致经历着从传统科教类节目模式、故事化节目模式到真人秀节目模式的多次转型。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演进,尤其是媒体融合的加速,“受众在网上”已成为传媒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不仅如此,在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基于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受众的审美取向亦转向以“读图”“视觉”为中心。这种审美取向不仅与短视频所呈现的风格相契合,同时也持续影响着短视频发展,并使其表现出与传统媒体的全方位差异。当下,科普类短视频已逐渐成为短视频平台十分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不仅抖音短视频平台设有“科技”分类,众多官方科研、科普机构以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亦纷纷开设短视频账号,形成了包括实验、辟谣、百科、人物、手工发明等众多主题类别,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包括二维与三维动画,实景纪录以及情景剧等多种方式。随着科普类短视频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大量受众的涌入,对该类型短视频节目的研究亦变得尤为重要。

 

但学界与业界对科普类短视频的研究却较为稀缺,且多为短视频个案研究,如《科普类抖音账号的运营策略———以“科普中国”为例》[1]《短视频中的健康传播探讨———以“丁香医生”抖音号为例》[2]等,研究角度也偏重于实操性的运营策略与方法,学理性阐释存在缺位。因此,本文将以科普类短视频群像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传统科普类电视节目进行对比研究,从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三个维度对科普类短视频进行特征解析,以期更好地呈现出科普类短视频的当代叙事特征。

一、叙事话语: 基于文化与技的差异性表达

科普类短视频属于网络文本范畴,其叙事话语亦带有鲜明的网络文本性质。如果说科普类电视节目文本处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交汇点,那么作为网络文本的科普类短视频则更多地处于大众文化的沉浸之下,还包括各式亚文化的影响与形塑。由此,其叙事话语也呈现出浓厚的大众文化气质。或者说,传统媒体文本仍然具有所谓“书面文化”意味,而短视频文本则代表着所谓“口头文化”。费斯克与哈特利曾列出了交际中口头方式与书面方式的差异( 见下表) :

表 1 费斯克与哈特利所整理的口头方式与书面方式之差异


虽然将口头方式与书面方式简单地归属于传统媒体文本和短视频文本并不完全妥帖,但是费斯克的这一对比分析却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科普电视节目与科普短视频叙事话语特点的理论参照。口头话语是普遍存在于大众日常生活的语言形式,是为大众所习惯与亲近的语言形式,更是大众文化,特别是平民阶层文化的象征。其与注重逻辑严谨的学术话语或追求格调的精英话语相对。费斯克与哈特利所谓口头方式的“片段式、具体的、瞬间的”等特征背后,实际上是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及各式亚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教化育人理念与消费实用主义间的差异,也是基于审美变迁与媒介技术演进的线性逻辑与点状逻辑间的差异。这亦是当下科普类电视节目与科普

类短视频叙事话语间的差异所在。

( 一) 官方与草根的话语差异

不论是科普电视节目还是科普短视频,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普及科学知识。但两者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却使用了较为不同的话语方式。或者说,基于不同的传媒语境,两者对同一主题、同一事件的表述方式是存在差异性的。我们以“人体健康”话题为例,不论是电视新闻节目还是科普服务类节目,围绕该话题的科普解读所采用的都是演播室内景,主持人与权威专家面对面解读的形式。不论是主持人还是专家,所使用的话语都呈现出浓厚的官方意味。短视频则与之不同,比如“心血管王医生”快手号所发布的一则 1 分钟时长的科普高血压的短视频,出镜的虽然也是医学专家,但其话语方式与电视媒体大为不同。不仅开篇用“各位老铁大家好”向网友打招呼,在介绍如何应对高血压时,专家是这样表述的: “对于药我的观点是,能不吃药就别吃药,实在不行再吃药,如果吃药就要好好吃药。”同时还援引同事路医生作为例子,调侃医生也有自己的专长,他虽然是心血管医生,但却没办法给自己割阑尾。又如关于张文宏医生的一部短视频《感冒了,喝点粥?》中,是这样科普的: “感冒了喝点粥,这个没有用的,一点都没有用,尽量喝牛奶、吃鸡蛋,尽量吃牛排,这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张文宏还强调: “粥少喝,很多人喜欢喝粥,这个是没用的。”此外,还有众多以顺口溜、快板、评书、三句半等形式科普人体健康的短视频,其中传播量最高的往往是各地方言版本的短视频。显然,科普短视频的叙事话语具有浓厚的平民与草根气质,这种“接地气”的话语风格是大众文化影响的结果,也是媒介权力格局改变的结果。短视频平台具有天然的大众文化属性,在众多短视频中,主角不再是专家学者而是普通民众,即便是权威专家也往往使用草根式话语。大众文化所趋向的是通俗易懂、简单直接,甚至是“去精英化”的。在短视频平台,人们更多的是在选择、使用与分享交流,而不是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正襟危坐的科普解读显然不适应短视频用户的审美需求,生活化甚至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话语方式才是科普短视频的主流形态。

( 二) 线性与点状的话语差异

正如费斯克所分析的,口头话语是“片段式”的,书面话语是“连贯式”的。[3]( p151) 所谓片段式一方面表现为话语逻辑上的跳跃性,即并不按照严密的逻辑性进行叙事。另一方面表现为话语的碎片化或者简短性,往往以关键词或关键性短语为主进行叙事,而非完整严密的句子。连贯式话语则与之相对。或者说,以科普类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文本的叙事话语是“片段式”的,而以科普类电视节目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文本偏向“连贯式”的叙事话语。科普类节目往往需要在节目文本中阐述相关的科学原理,或解释相应的科学现象。比如,以“感冒具有传染性”为主题的节目,电视科普节目一般会延续“感冒是如何出现的———感冒有何种特征———感冒是否出现传染性特点———为什么会出现感冒及其当下传染性特征”的逻辑线索进行阐述。叙事话语也与该逻辑线索相契合,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而科普短视频往往与之相区别,采用通过“关键词”串联叙事的方式为观众进行科普,比如在片中只点出“与某疾病相似”“可能出现人际传播”等关键词,并不按照电视科普节目的线性思路,而是采用点状的叙事话语。除此之外,科普短视频有时甚至没有解说,只用图片和音效即可完成叙事。譬如,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科普中国”发布的一则 40 秒短视频,全程无任何解说,通过震撼的核反应堆启动瞬间的展示,为公众科普核反应堆堆芯的样貌以及反应堆启动时的具体过程,该视频浏览量已突破百万。同样是围绕核反应堆的科普,央视《走近科学》在 2017 年 5 月 18 日《新奇的反应堆》节目中,用了近 24 分钟对该问题进行科普阐释。其叙事话语具有鲜明的逻辑线性特点,全片以普通中学老师的视角切入,由教室里的科学实验开篇,为了最终能够向公众科普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沿着“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实地验证———解释问题”的逻辑进行叙事。又如关于“摩斯密码”的科普,在央视《社会与法》2019 年 3 月的一期节目中,虽然只有短短 6 分钟时间,但同样延续着“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进行叙事,由小区集资装电梯的故事说起,集资的发起人老蔡在电梯即将竣工时不幸离世,但集资经费都存在了老蔡的银行卡里,这银行卡的密码却是一组摩斯密码。面对难题,战友老王反复破解都告失败,最终几经辗转通过银行解决了难题,密码也就此破解。但同样是科普摩斯密码,“科普江西”在抖音平台发布的一则 46 秒短视频,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为观众科普所有字母的摩斯密码编写方式,这种仅过动态图像而无解也无叙事情的科普方式与电视节目区

 

不仅如此,科普类短视频的点状叙事还表现在对科普电视节目的二度改编上,将原科普电视节目的线性叙事转化为点状式、片段式的叙事。我们可以就两者作一个对比。如央视新闻在科普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时,两分钟的节目里通过画外音和权威医生的 23 句话,按照口罩的佩戴方法、口罩的使用寿命、口罩的摘除方法以及口罩使用后的处理等若干段落进行叙事,层层递进并且叙述详尽。而在央视发布于快手、抖音平台的短视频里,40 秒的视频仅通过医生的 4 句话就完成了佩戴口罩的科普阐述。没有严密的段落划分,甚至没有电视节目中连续性的叙事话语。细看该短视频的 4 句话,是简洁且片段式的,甚至趋近于关键词。将原本连贯且详细的 23 句话抽出 4 句重点,配以强节奏音乐展示给观众。显然,这种片段式、点状的叙事话语是科普短视频最典型的表征。


表2 央视新闻频道科普节目与央视科普短视频叙事对比




(三) 教化性与实用性的话语差异

正如前文所述,科普电视节目文本具有较强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特质,而科普短视频文本则更受到大众文化,尤其是众多亚文化的形塑。特别是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演进,媒介市场化的日趋成熟,媒介受众已不仅仅是观众,更是消费者。这种由约翰·费斯克所预见的电视的两种经济模式更为显著地体现在各式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上。受众角色的转变与受众媒介权力的获得紧密相关,而这种权力的获得源自其消费者的身份。换言之,受众一方面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传统科普节目教化式的话语方式已不再契合受众的当下审美。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他们所渴望的是审美与实用的双重满足,即节目文本不仅要具有审美价值,更要具有实用价值。由此,出现了科普短视频话语的实用性趋势。以科普电视节目为例,不论是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科技之光》,还是益智竞答类节目《三星智力快车》《SK 状元榜》,又或是近些年兴起的真人秀类节目《最强大脑》《加油! 向未来》《机智过人》,虽然它们的节目形态各有不同,《走近科学》通过剧情式的铺垫将观众引入一个个看似无解的谜局; 《SK状元榜》通过参赛选手间激烈的竞答比拼引人关注; 《最强大脑》《机智过人》等通过各式“奇人”“奇事”打造出引人入胜的视听“奇观”。但这些节目的最终目的都指向科学知识的普及,或者说节目的意义在于过程,在于节目文本与受众的审美交互,并最终将科学知识传输给受众。《走近科学》在剧情引入时往往采用悬疑小说式的叙事方式,但当进入“探案分析”过程时,各种科学思维方式与科学常识便即刻出现。作为叙述者的旁白看似为观众讲述着“故事”,实际上是在讲述过程中实现科学教化,向观众传递关于自然界与生产生活的物理、化学知识,并引导观众走向科学思索、理性分析的路径。在《走近科学》中,纵使每期节目都以扑朔迷离的剧情开篇,但谜底都通过科学原理予以揭晓。以《SK 状元榜》为代表的益智竞答类节目自不必说,参赛选手普遍为在校学生,所有的竞技较量都围绕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等展开,知识竞赛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激烈的竞技场面,更是对知识的进一步解释、普及、传播。而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机智过人》虽然用各式“奇人”间的 PK 吸引观众,特别是《机智过人》中,将“奇人”间的较量延展至“人机大战”,通过电视媒介的奇观制造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感受。但究其节目话语,却依然是教化式的,或者说节目文本以教化为目的进行叙事。《加油! 向未来》更是将大型实验引入节目现场,带领现场观众以及电视观众共同参与、完成、见证科学实验的全过程,不论实验结果成功与否,观众都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在实验过程中获取了科学思维方法与众多科学知识,实现了“寓教于乐”。

 

科普短视频则具有鲜明的实用目的,其话语也是为实现其实用价值而服务的。或者说,科普短视频的目的在于结果,在于是否能在短时间内为观众“带来什么”,观众能够“获得什么”。与其他短视频类型不同的是,科普类短视频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愉悦大众的层面上。这一方面是其文本类型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众多娱乐短视频已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娱乐性审美需求,受众通过科普短视频所渴望获得的是具有实用价值或指导意义的信息。在快手短视频平台检索以“口罩”为关键词的科普短视频,浏览量排名前列的均在视频标题和视频叙事话语上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比如“你们要的口罩慢教程来了”“口罩自己在家做”等等。具体的话语方式与上文所提到的央视短视频相似,简单扼要,不着重于科学原理的讲述和解释,只强调易于理解且当下即可运用或操作的办法。围绕口罩的科学原理讲述相对被减弱,如何辨别口罩真伪、如何佩戴口罩、如何自制口罩等实用性方法成为短视频的主题。事实上,在短视频平台,浏览量较高的科普短视频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等领域,相比展现大国创造、前沿科技的短视频来说,医疗、健康类短视频更能够给予观众简单实用的讯息,这也十分契合当下受众消费主义倾向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科普电视节目与科普短视频都以科普为目的,但前者偏向于科学精神的弘扬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而后者更侧重在科学方法的倡导与传授上。

 


二、叙事: 故事化、真人秀与散点式、空

在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进程中,有两次非常重要的变革,一次是电视节目呈现形式转向故事化叙述,另一次是节目模式上的转变,即向真人秀模式的转变。

 

以具有代表性的《走近科学》为例,《走近科学》在开播时并没有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以致收视效果欠佳,甚至还一度被警告,这才促使该节目在 2003 年进行叙事方式上的改变,即选择讲述科学故事的叙事方式。在转变叙事方式后,不仅收视率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有效推进了我国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叙事转型。此后,“故事化”叙事方式被很多科普类电视节目所吸收与借鉴,这一叙事结构也一直为科普电视节目所沿用。

 

近期热播的科普类电视节目《从地球出发》就是其典型代表,制作团队将节目打造为一期期相对独立完整的科幻剧。节目采取剧情化的叙事方式,推出“综艺季播剧”的概念,将科普内容融入科幻剧,每期讲述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由众多实力派演员出演,叙事紧凑而充满悬念,内容紧扣现实生活,引发观众共鸣。

 

科普短视频中同样存在故事情节的叙事铺设,但囿于时长有限,往往以短剧、微型剧、微型小品的形式出现,大部分作品仅有几回合对话,节奏快且没有一般故事叙事的情节铺垫、情绪烘托。譬如,在快手平台“丁香医生”发布了数十部健康主题的科普短视频,虽然采用了类似微型剧、微型小品的叙事模式,但与《走近科学》为代表的故事叙事截然不同。以其中的一部短视频《办公用品要消毒吗》为例,在 1 分钟内,通过 3 组对话串联而成,涉及的场景仅两个( 见下表) 。

表3短视频《办公用品要消毒吗》对话一览



该视频是要通过办公室内同事间的讨论解释办公用品是否需要消毒,但并没有交代剧中人物的角色身份,也没有交代该剧发生的背景,而是直接进入剧中人物的对话之中。人物对话也极具“短、平、快”的话语特点,并在后期制作中进行了“加速”剪辑,平均每句对话仅用 3 秒钟。事实上,科普短视频的所谓故事叙事并不着重于传统故事叙事的起承转折,而是利用故事化的模式,用若干个“点”将短片串联起来。或者说,科普短视频的故事化叙事是散点式的,近似于美国肥皂剧生产模式以及近年来颇为流行的真人秀编剧模式。在短时间内,通过平均五秒一个“爆点”来吸引受众,从而推进文本叙事。受众所感受到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每个“点”所带来的审美魅力。仍然以“丁香医生”系列短视频为例,平均 5 秒便会出现一个所谓“爆点”,吸引受众继续观看,这些“点”并不一定与剧情逻辑相符合,但却围绕该视频所要科普的主题,或为科普而服务,直至“医生”的出现。纵观整部 1 分钟视频,仅有前半段可勉强算作微型故事,当“医生”出现时,该剧就已告一段落了。当“医生”出现后,快节奏的科学知识普及与科学解惑成为视频后半段的主题,这也是科普短视频的目的所在。因此,与科普电视节目相较,科普短视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叙事,更偏向于借助故事形态而进行的散点式叙事,在快节奏的叙事进程中通过若干“情绪点”“科普点”串联而成。

 

此外,在叙事结构特征上,科普短视频所突显的是空间性,而科普类电视节目则着力于时间性。科普短视频因其短,就要求去除复杂的背景介绍和逻辑梳理而直抵主题,因此科普短视频所采用的往往是弱因果淡逻辑的空间化叙事。画面言说强于语言描述,不仅是读图时代受众的审美倾向,更是当下短视频文本主要的叙事表现。在短视频平台,众多科普短视频只通过震撼性的科普场面展示( 如核反应堆现场、火箭发射场现场、港珠澳大桥通车现场等) ,颇具新意或新奇的画面展示( 如绿色的花朵、奇异的动物等) ,或者权威专家的一句话、一个手势( 如钟南山、李兰娟等) 来完成科普。这些科普短视频并没有按照时间线或逻辑关系进行叙事,甚至都没有任何的解说。它们将最为震撼、惊奇的画面呈现给观众,让公众感受到科学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它们将最为真实的片段直接交给观众,甚至没有过多的镜头设计与后期包装,但足以让观众为之信服。

 

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我们以“科普”为关键词进行检测,浏览量位居前列的短视频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纯画面无讲解的短视频类型。事实上,科普短视频所运用的这种淡化逻辑的空间化叙事与网络媒介平台特性有关,更是当代社会信息碎片化、快餐化所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亦呈现出“碎片化”状态。根据 QuestMobile 的统计数据,截至 2019 年 11 月中国网民平均使用 App( 计算机应用程序) 数量为23.6 个,各式应用程序挤占日渐缩小的生活空间,人们的注意力也愈发分散。与此同时,受众的使用时间也变得更加碎片化。另据统计,2019 年 11 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6 小时,若按人均 23. 6 个应用数量进行平摊,那么人均每天在一个应用上花的时间仅为 15 分钟左右。在受众时间碎片化、注意力愈加缺失、信息爆炸而选择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与数十分钟的电视节目相比,短视频“短小精悍”,其空间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恰好契合了人们的审美方式以及获取信息资讯的快捷化需求。这同时也导致了短视频依靠所谓“爆点”进行叙事。

 

相较之下,科普类电视节目没有严格的时间枷锁,虽然每期节目有固定的时长,但仍然能够在节目中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线索,能够沿着既定的时间线进行叙事。不论是具有故事情节的科普节目,如《向地球出发》,既有故事发生的情节交代,又有严密的故事时间线索; 还是真人秀类型的科普节目,如《加油! 向未来》,宏观上按照节目既定的环节设置层层推进,微观上沿着“抛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解释问题”的时间线进行叙事; 又或者具有探案意味的科普节目,如《走近科学》,在“抛出疑问—设置悬念—曲折探索———揭晓谜团”的时间线索中完成科普叙事。

 


三、叙事: 平民化与多元化

电视节目与短视频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都不同程度体现出大众文化的平民化特质。虽然节目主题的选择以及节目叙事话语方式日趋平民化,但电视节目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不仅在叙事话语和结构上与短视频文本存在差异,其叙事视角的选择也较为不同。

( 一) 讲述者的角色变化

科普电视节目的讲述者一般以权威专家居多,不论是以科学解读的形式坐于演播室内的讲台之上(如《养生堂》等) ,或以出镜接受采访的方式在节目的关键节点为观众解疑释惑( 如《走近科学》等) ,又或者以“裁判员”身份落座于评委席( 如《加油! 向未来》等) 。虽然他们的讲述形式和话语方式因节目形态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但他们在节目中仍然是官方、权威与严肃的符号化代表。或者说,在科普电视节目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普功能,虽然其主题与形式正逐渐趋于平民化,但讲述者的身份角色仍然充满了主导或精英文化的气质,受众仍然以倾听者的角色参与到节目中。科普短视频的讲述者则体现出强烈的平民草根气质,一方面,讲述者仍然是权威专家,但其形象与所处环境已发生了较大改变。比如原本在电视节目里着正装系领带的主任医师,变成了穿着白大褂在自己的病房内进行科普的“网红”。原本略显严肃的专家解读也用更为通俗“接地气”的话语表达出来,专家们不再是“讲述者”,更像是“交流者”,在与大众的亲切交流互动中实现科学普及。另一方面,讲述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而是普通人取而代之,比如与大家分享科学实验的不再是科研工作者或科学老师,而是众多的中小学生; 与大家分享科学方法与实用技巧的,也转变成平民身份的众多网络达人。他们从原本的倾听者角色转变成讲述者角色,成为科普短视频的主角,这种讲述者角色的改变是大众文化兴起所致,是互联网媒介受众权力格局转变所致,也是传受角色身份改变所致。以平民身份进行讲述的叙事视角显然更贴近当下受众的审美诉求,也更易于大众走近科学,参与科学传播。事实上,大众不仅渴望对节目文本的深度参与,更渴望成为节目主体。特别是在拥有充分媒介选择与受众权力的当下,让受众成为导演,成为科普讲述者是推动科普工作的必然趋势。

(二) 创作视角的平民化与多元化

相比科普电视节目而言,短视频在创作视角上更加显现出平民化趋势,或者说更具有“草根”特性,同时也更为关注个体价值。伴随大众文化的不断融入以及个体自我表现意识的提升,包括科普类短视频在内的短视频文本在内容叙事中需要摈弃传统媒体恢宏磅礴的叙事模式,采用平民化视角,以平等的态度关注每一位普通个体的价值,展现节目的人文关怀。从服务对象而言,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更符合其受众主体性地位,对短视频平台发展而言,唯有采用平民化视角方能获得受众共鸣,赢得流量与市场。

 

具体而言,科普短视频创作视角的平民化不仅体现在上文所指出的讲述者角色的变化上,还表现在节目题材与选题的平民化、表现对象的平民化上。随着网络信息的多样化,特别是短视频平台的愈加垂直化,科普类短视频为了最大限度地覆盖所有受众群体,其文本题材与选题也愈发多元。既包括题材的多元化,比如膳食营养、运动健身、科学用药、重大发现、奇闻逸事、科学实验等。也包括选题的多元化。以“中国科技馆”快手号为例,其所推出的系列科普短视频《科普君的辟谣时间》,选题就包含了与百姓相关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从“如何分辨口罩真假”“如何正确消毒”到“肾功能不全者是否能够食用芹菜”“如何科学自带饭菜”等。同时,选题亦具有高度的平民化特征,将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寓于日常生活的困惑与难题之中。从观众反馈看,该系列作品单集播放量接近 1000 万。事实上,在快手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观众浏览量较高的科普短视频多以日常生活科普类为主,这既体现出当下受众对科普短视频实用性需求的偏向,也是科普短视频创作视角平民化的缘由所在。

 

表现对象的平民化是指科普短视频以普通人作为主要拍摄对象。不仅短视频的讲述者由电视节目中的专家学者转变为普通大众,如科普场馆的辅导员们通过简单易学的小实验教会孩子们在家动手体验科学; 热爱手工的制作达人们通过各式新奇的小制作,让大众感受制作科技发明的乐趣; 还有工作在各行各业的科学爱好者,他们运用自己所熟悉的知识为受众答疑解惑,破除谣言。同时,短视频中所表现的对象也是普通人。譬如节目选题均来自受众提问,短视频创作者会根据受众所指定的话题甚至道具完成节目创作。又如街头访问形式的充分运用,既将镜头对准了普罗大众,又使观众在观看时获得高度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与科普电视节目相比,讲述者以及拍摄对象的愈发平民化是科普短视频叙事视角的重要特征。虽然越来越多的平民角色涌现在电视舞台,但往往以“看客”的身份有限地参与到节目之中,比如《加油! 向未来》中参与答题的现场观众。虽然如《机智过人》《最强大脑》等真人秀性质的科普节目不断强调其参与者的“平民”身份,但能够拥有不凡脑力或能够与机器人一较高下者肯定绝非普罗大众。这种间接性的平民化仍然与科普短视频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与电视节目不同的是,科普类短视频常常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即将制作者的视角直接呈现给观众,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与代入感,而且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这种叙事视角与科普短视频追求实用性的目的高度契合,能够将科学方法或科学技巧清晰直观地教授给观众,增强科普效果。

 

整体看,科普类电视节目与科普类短视频作为当下大众媒介中重要的两种科普文本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与人文追求,同时也具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叙事特点。从叙事话语看,基于文化与技术的差别,二者表现出官方与草根、线性与点状、教化与实用的差异。从叙事结构看,电视科普节目作为传统的科普文本,历经了从“说教式”“故事化”到“真人秀”等叙事模式的转变。而科普短视频则更强调叙事的空间性,偏向于散点式叙事结构。在叙事视角上,科普短视频相较科普电视节目更趋向平民化与多元化,具体体现在讲述者的平民化以及创作视角的平民化、多元化上。虽然科普电视节目与科普短视频具有各自的叙事学特征,也各自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两者在不断结合,出现科普电视节目进军短视频领域,短视频创作思路改变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也正是二者的不断融合与借鉴,将当代科普节目的发展引向“泛科普”,或者说,今后的大众媒体科普创作,要在认识电视与短视频各自叙事特点的基础上,延展出符合更多受众群体审美特点与现实需求的叙事方式,用借鉴互融打破媒介文本叙事的隔阂,真正实现对全民科学精神的传递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实现科普节目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审美价值。

 

(本文首发于《江西师范大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第96-103页。文章发出时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本号将及时删除。)

参考文献:

[1]冯白云.科普类抖音账号的运营策略———以“科普中国”为例[J].青年记者,2019( 26):100 -101.

[2]郝玉佩.短视频中的健康传播探讨———以“丁香医生”抖音号为例[J].新闻世界,2019( 02) : 75 - 77.

[3]〔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戏剧与影视学

博客主人破茧短视频培训
破茧短视频为你分享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视频拍摄、剪辑和运营技巧,另有短视频培训学习教程,海量干货助你玩转短视频运营!。
  • 51952 文章总数
  • 4876069访问次数
  • 2205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