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短视频拍摄 > 正文

拍摄教学视频灯光技巧,拍照调灯光有什么技巧吗

2021-06-22 19:25:49 暂无评论 短视频拍摄

拍照调灯光有什么技巧吗

M、A、S、P,有时也写作M、Av、Tv、P。是电子快门的单反相机,以及部分旁轴相机,还有部分功能强大的数码相机的手动曝光的主要模式。
所谓P档,就是程序曝光模式。由相机本身根据内部储存的曝光资料来生成一个相对合适的光圈和快门的曝光组合进行曝光。
所谓A档,就是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即由使用者设定光圈大小后,由相机的内部处理芯片根据现场情况和所选定的测光模式,设定快门速度进行合理曝光的模式。
所谓S档,就是快门优先曝光模式,即由使用者设定快门数度后,由相机内部的处理芯片根据现场情况和选定的测光模式,设定光圈大小进行合理曝光的模式。
所谓M档,就是手动曝光模式,光圈和快门完全由使用者自行决定,成败与否与摄影者的经验、能力密切相关。
其实还有其他曝光模式,比如佳能的景深优先曝光模式等等,宾得的ISO优先都不是主流,这里也就不予多说。
上面说的,只要有一点点的有那些功能的相机的使用经验,很快就可以了解了的,下面要说的才是本文的主题——实战体验。
首先,是单反相机上的各挡的使用体会。
P档,其实是比较实用的一挡,基本算万金油挡。大多数相机都是以三个原则来设置程序的
1、 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光圈设为最优光圈——F8~F16,在此基础上进行光圈优先曝光。
2、 光线一般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焦距(一般相机和镜头都有数据交换,即使是变焦镜头,相机也知道当前焦距是多少)决定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至少是焦距的倒数,符合手持拍摄要求),然后在保证曝光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快门优先曝光。
3、 光线严重不足时,相机则会采用最大光圈下的光圈优先曝光。
摸好了P档的脾气,就能在很多场合运用它,其实是非常有用的一档。抓拍时更是保证曝光成功的利器。
不同相机的P档还有些许差异。佳能的P档,是默认强制不闪光,而美能达P档,是默认自动闪光,尼康的P则与机型有关。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一下。
同时P档有个很好的脾气,在你拨动参数设定轮的时候,光圈和快门的参数是可以调整的,只是调整其中某个数值的时候,另一数值会随着改变就是了。这就所谓弹性程序曝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光圈优先或者是快门优先。A档,我是用的最多的一档。只要背三脚架,这一档几乎就是万能的了。摄影呢,大多数时候,景深都很重要,光圈大小是单反控制景深的重要手段,所以用好A档,就控制了世界。^_^。我的个人使用体会是,拍人,为了背景虚化,就用最大光圈下的光圈优先——穷人啊,没有F2.8以上光圈的镜头,F4已经是奢侈了,不用最大光圈,是不足以虚化背景的。拍景,为了成像优异,就用F16下的光圈优先。控制快门的速度的时候,甚至会使用到F45!相当多的时候,我会灵活运用A档来代替S档的使用。拍摄微距的时候,A档尤其重要,光圈大一档,小一档的效果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在使用A档的同时用好景深预视非常重要。S档,说起来简单,用起来其实还是有诸多限制的模式。对于胶片相机来说。比较好一些的镜头,一般光圈有2.8、4、5.6、8、11、16、22、32七档,有些镜头的光圈范围会大些,有些小些。而相机一般有至少有30、15、8、4、2、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十七个档位,也就是说,在同一场景下,能与快门速度相匹配的光圈范围不足——7:17少了10个档位的光圈,当快门速度设在不合理的位置的时候,由于可能出现没有光圈与之相匹配的情况。因而出现曝光过度或者是曝光不足的问题。当然如果随时可以更换胶卷,当然也解决了一定的问题,而灰镜的合理运用,也可以解决曝光过度的一些问题,但运用起来到底麻烦了一点。数码单反的出现,为S档的运用开创了一个新天地,可以在ISO50、100、200、400、800、1600间任意选择,使快门的选择余地大了很多。
快门优先,绝大部分时候用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凝固决定性的一刹那。或者是故意让一些运动中的物体虚化。总之,是不太容易用好的一档。M挡,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一挡。完全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面对复杂的光线情况,或者是光比超过了其他模式的调校范围的时候,M档的作用就非常的明确和重要——克服各种困难,得到完美的曝光。这也是所有的模式中,惟一没有曝光补偿的模式。也是用的相对较少的模式。
下面要写普通DC——非DSLR的实战体验了
P档,其实和单反的P档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大多数DC的操作性并没有单反那么简单,所以要实现弹性操作,实在是不讨好的事情。只有少数顶级DC才有这种优势。P挡的原则与单反是一样的,不过由于DC的光圈范围相当小:只有F2.8~8(少数有F11),所以,最优光圈优先一般是取F4下的光圈优先。A档,其实DC下的A档,有时有种有毛不算秃的感觉。毕竟光圈范围太小了。多数只有2.8、4、5.6、8、11五档而且由于DC的光圈物理孔径小,任何一挡光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较大的景深。所以几乎不可能相单反那样去追求背景的虚化,光圈的运用范围相对就窄了不少。只有在近摄或者微距的时候,光圈才不是摆设。S挡,光圈范围比单反更小,ISO设定比DSLR更少,而且调整不易,所以只能在非突发事件的时候起作用。不过DC的快门时滞,是S档最致命的死穴,往往快门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快门释放的时间落后于手指按下快门的时间,往往就会再快的快门速度也只能把奔跑的人拍个半截——还有一半跑出画面了。只有熟练的高手,才能用S档去凝固那一瞬间。而慢速使用时,更需要滤镜的支持——DC的最小光圈太大了,过慢的快门会因为没有足够小的光圈来匹配造成曝光过度。M档,由于DC在半按快门锁定焦点的时候,会出现拍摄结果的预览图,这样就为M档在DC的使用上提供了无限的魅力。既然可以预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光圈快门数值,从而轻松得到理想的照片。所以M档,是资深朋友在使用DC时使用最多的一个档。和单反不可预见结果的情况不同,DC的M档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只要在液晶屏上的效果满意,就接近了成功。所以P和M应该是数码相机最最常用的两档。其实可以这样使用——平时用P,创作用M,轻松摆平一切。

人像摄影灯光技巧

拍摄灯光技巧一:三角光(V字型光)
  三角光是近年影楼使用最普遍的用光方法,这种光线是由“八字形光”发展起来的,即两盏灯45度角同等距离照射被摄体,光比是1:1,因为两灯成45度,就叫它八字光。这种光线以平光为主,特点是明快、亮丽、鲜艳、高贵、温馨,是婚纱摄影成功的开始。由于这种方法被大多数摄影师使用,久而久之给大家一种缺乏个性和内涵的感觉。有人称之为无个性的用光。八十年代后期,一些摄影师将广告拍摄手法引进婚纱摄影,在原来八字光的基础上从主体下方加了一盏灯,与原来的两只灯形成三角形,称之为三角用光。虽然同样是平光照明,但新用光方法中人物的眼睛特别明亮、晶莹而有冲击力。并且在拍双人照时,脸上的暗影、脖子的阴影都被消除。照片显得干净、明快。
  对三角光我们应注意以下要点。必须注意用光的实际效果和灯的高度,应该将柔光箱的中心对着被摄人的头发位置,用柔光箱的下部对着人物的脸部,灯箱的上部对着背景。因为柔光箱发出光线的中心是最亮的,四边暗些,通常中心与边缘相差0.8至1级光圈。因此,最亮的光源用来照最吸光的头发,会使头发显得通透并有层次感;面部用相对弱一些的柔光箱的下部照人的脸部,使脸部与头发的光线得以平衡;柔光箱的上部照向背景会增强背景的亮度和层次。这样,整个用光的效果立体、通透、层次丰富。一般情况下,三角光不用对头发打光,目的是使画面自然、逼真,减少刻意用光的感觉。当一盏灯的位置定下来后,另一盏灯按同一高度,从另一侧照向被摄体。地灯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过亮会使面部与脖子的轮廓线消失,而且会有脸与脖子连起来的感觉。过暗,就失去了三角光的意义,没有通透明亮的感觉。因此,如果三盏灯的强度是一样的,就会产生平光效果,我们只需改变某一盏灯的距离,就会产生光比的变化。

  拍摄灯光技巧二:高低三角光(高低V字型光)
  高低三角光是一种更具潮流和时尚感的用光方法,是人像摄影师通过不断实践,在三角光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目的是在平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层次变化,这种变化也迎合了人们不断求新求变的要求。
  高低三角光的具体做法是,地上的灯和天花路轨上的一盏灯成一垂直线,选好角度对着主体,另一盏在这两灯的一侧组成一个倒三角形。第三盏灯可以向前、向后、升高、降低达到各种光比的要求。垂直线上的两盏灯可以按照不同脸形和造型要求确定其角度和位置。所以高低三角光既有三角光的亮丽、明快,又可做到层次丰富、立体感强。这种光的应用关键是高低灯的位置与人物脸的方向在一个平面上,人脸转动,高低两盏灯也随之转动。
  拍摄灯光技巧三:包围式三角光(包围式V字型光)
  包围式三角光又称围摄光。这种用光形式具有创意和前卫感,特别对拍摄特写和大半身人像,其表现力特别突出,年轻人格外喜欢。包围三角光与三角光的应用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包围三角光是将三角光往主体推近,形成柔光箱与柔光箱之间互相折射而产生一个光场,辐射到人物面部上,使其细节冲淡,突出了眼睛和嘴,面部显得亮丽、干净。如果曝光适当过度,反差增大,效果更明显。但曝光过度太多时,人物脸部细小的层次全被去掉,可能与本人形象有所不同。如果将柔光箱与人物的距离拉开,灯箱之间不产生折射,包围三角光就变成三角光了。

摄影用光最柔和的打灯技巧?

第一步:放置主灯

  把泛光灯作为主要光源。主灯通常被称为关键灯,它的位置取决于你所寻找的效果。但一般把它放置在与主体成45°角的主体一侧,而且其水平位置通常要比相机高两三英尺,主灯的照明效果如11.9图所示。
  将主灯置于主体右侧,并与主体成45°角,这只是一种可能的灯位。不同的灯光布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主灯的位置一旦选定,照片的基本影调便得以确定和控制。

 一盏关键灯制造出了很强的高光区和深色阴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打算用一盏灯,我们只是想让你感受一下主光的特征以及光线的方向。这也是于模仿自然的考虑。室外只有一个主光源,即太阳。我们所看到的每个物体的高光区的位置和阴影都是太阳赋予的。同样,在摄影室里,我们也在利用一盏主灯制造高光区和阴影,正是这样高光区和阴影使照片具有了三维视觉效果---立体感。如果用两盏或两盏以上功率同样很强的灯,就会造成几个阴影和高光区,以致分散注意力,引起混乱。

第二步:添加辅助灯

  主灯可以投下很深的阴影,辅助灯的作用是阴影补充一些光线,以便使阴影的细部突显出来。但是,切忌用功率大于或者等同于主灯的辅助灯,以免产生另一个与主灯产生的阴影互相抗衡的阴影。主灯应该居主导地位,它决定着阴影-高光区的基本影调,因此辅助灯的强度必须比主灯弱一些。
  添加辅助灯的原因之一是,阴影在照片中看上去通常比拍摄时用肉眼看到的更暗。辅助灯可使最终的照片看起来更自然。
  如前所述,我们不想因为使用了辅助灯而另外形成一组新的阴影。但如何避免产生这种情形呢?当我们把一盏灯直接摆放在镜头旁边时,光线就会径直照射主体,从而减小主体前部的反差和阴影的深度。可见,我们应该尽可能把辅助灯放在距离相机较近的地方。单独使用辅助灯可产生无阴影的效果。
  图11.11所示主灯和辅助灯并用的布光效果示意图。
  在放置辅助灯时要确保它不会把相机的影子投射到画面中。要使灯高于相机,或者使之位于相机一侧。如果把灯放在相机旁边,那么,它的位置应当与主灯相对。
  辅助灯的功率应低于主灯,这样,它才不至于将主灯制造的阴影抵消。具体做法如下:
  1.采用功率较低的灯泡。举例来说:如果主灯的功率为500瓦,那么就可以用250瓦的灯泡做辅助灯。
  2.辅助灯应远离主体。你可以根据自己所要营造的不同效果确定辅助灯的位置。方法是,慢慢向后移动辅助灯,同时观察它投射到处于主灯照明之下的造型上产生的效果,然后选择你最满意的位置。切记,照片中的阴影比用肉眼直接看到的要黑一些。
  3.在辅助灯前面放一块漫射屏或其他有同样功能的东西(如果你用的是一个漫射屏代用品,如手帕,那么要绝对确保它不会引起火灾)。
  辅助灯应比主灯弱多少呢?这得取决于你想要的效果。如果你需要几乎没有阴影和反差的效果,你就可以用与主光强度辅助灯。反之,如果你想拍一张有较深阴影的高反差照片,你就应该用较弱的辅助灯,或者干脆不用辅助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追求自然效果,为此,你不妨从使用功率为主灯的1/3的辅助灯开始,图11.11即是一个例子。

第三步:添加背景灯

  最后,你还可以另外增加一盏泛光灯或聚光灯,用于照亮主体身后的背景,目的是使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至于应把背景光射向主体后面的哪一点则由你自己决定。可以照亮整个背景,也可以选择地照射背景的某个很小的区域。在放置背景灯时,要四处移动,并且尝试使用泛光灯和聚光灯两种灯,同时仔细察看不同背景灯产生的不同影调和效果。

一旦掌握了上述三步式布光法,你就能够应付包括人像摄影和静物摄影在内的家庭影室中的一般性拍摄了。
  那么,在拍摄时有必要把主灯、辅助灯和背景灯这三盏灯都派上用场吗?不一定。但你不妨把每个布光步骤在脑子里过一遍,考一下想要取得的拍摄效果。用每盏灯逐个进行实验,要变换不同的灯位,以便最终确定能产生你认为是最佳效果的布光方案。

影视广告拍摄中如何控制好灯光

以下是几点布光技巧,希望对你有用
(1)主光
光源:它通常是场景内的主要光源,我们会用它作为色温和强度的参考来设置其它灯光。如果主光色温是5000K,选择其它灯光时色温大致和主光相同,强度低于主光。
位置:主光与摄像机的角度越大,主体的体积感越强视觉上越有戏剧性,所以在这里你要考虑的是你想要怎样的感觉。
高度:如果我们从下面打光,会创造出不自然的恐怖的效果。如果我们升高灯光在主体上方45度,在脸上有很好的过度,有很好的形体感。
(2)辅光
作用:辅光的作用是平衡主光,照亮主光留下的阴影。
位置:通常我们想将它放在与主光互补的位置,这能很好平衡主光留下的阴影。如果移动到其他位置,在其它区域又会出现阴影。
强度:当我们讨论辅光和主光的关系时,实际是在讨论光比,在调节辅光强度时,你要考虑你想表达什么和你想要的感觉。所以尝试调整主光和辅光的平衡,直到到你认为合适的效果。
(3)轮廓光
作用:轮廓光的作用是将主体和背景分离,特别是当主体有暗色头发、皮肤、衣服,背景也很暗时,它们容易混为一体。
位置:我们尽量在后方远离主体,小心不要在镜头里看到灯或灯架,当我们向旁边移动时,要注意不要照亮主体脸部。
强度:越强的轮廓光创造越强的层次感,但会看起来不自然。强度较低的轮廓光,感觉会更自然。
(4)背景光
作用:背景光用来照亮背景,我们用这个灯光控制背景与主体的协调。
强度:如果将背景光调亮太多背景会很亮,会将注意力从主体上分走,不过如果没有背景光背景会缺乏生机。

摄影时灯光怎么控制?

人像灯光用法
人像摄影尤其是商业人像,我们的目的是把人物予以理想化。但室内人像对于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灯光排布。当然光照的种类很多,通常大家都知道的有:平面光、侧面光、反射光、直射光、分光,还有常用的蝴蝶光等这些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用平面光易把人物拍胖,而侧面光(窄光)易把人物拍瘦些。蝴蝶光,就是主光直接放置在脸的前方,投射出一个鼻子阴影和鼻部成一条线。蝶光最成功的用途;是用在正常椭圆型的脸,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魅力的光,尤其适合年轻女子,蝶光不适用于男人的脸上,因为蝴蝶光是对主体的耳朵加强照明,因而会产生不雅的突出感。
对男士我通常使用单主光加反射光,以便更能突出男士的高雅气质。或使用两只分光灯也可增加一些神秘感。而下列三种光在商业人像中很少有人用:窗光、分光、天花反射光。
窗光:通常用的窄光便是窗光。常是日光和补助性的闪光灯结合,才能拍出一张自然、柔和、低色调的人像。主体坐在窗旁;但并非太阳直射的强光,补光(闪光灯)在相机的上方或旁边、其强度是窗光的一半足够。如果用彩卷需注意的是补助光的色温。
分光:主光灯移到主体后面相当的地方,因而只有半截的脸部照到强光:这种方法不太常用,但其作用能产生适度戏剧性的低色调效果。我常用两个主光的分光,拍一些时尚女孩,或另类男女,非常实用。
天花反射:这种光线优点是特别柔和,它是一种慢反射光,经常适用于补光,很少自为一种主光单独来用。它不过是三种基本主光的一些变化,当然,单用一种光来拍摄人像是可能的,这也常用以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但不适于儿童。
人像摄影师们通常都利用不少的灯光替主体照明,由于没有两个摄影师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拍摄照片,放在拍摄人像时,应当按照有效一致的方式打灯,各种灯光的安排,可以照下面次序:
1、背景灯习惯于把它放在矮架子上,放在主体背部的中间,其作用为帮助主体和背景间的色调分离。
2、主光灯:一般来说,放在比主体头部较高的位置,在约与在相机和主体轴线一边成45°。要证实这种灯光的排列是否适当的方法,是留意眼睛的反光点。从相机镜头的位置观察,这些反光点应当位于眼睛的左右上方,这要看主体面部的方向。
3、补助光:放在靠近照相机镜头附近与镜头相等高度,并且要在主灯的另一边,如果主体微笑线条引起不雅阴影,可能是因为所用灯光距离相机或主体远近距离有关。
4、发灯:这是一盏通常照在主体的上方或后方的小型灯光,在拍摄人像时,差不多是必须品,它可以增加头发的细节、层次,也是隔离主体与背影的有效方法,发灯位置很多,但主要应尽量避免照在脸上,因为这样会影响整个画面,还要调整光比以免影响头发的颜色。
5、背部光:这种光叫轮廊光,可以隔离同色调的主体和背影,它同样也能增加头发的细节,也会出现戏剧性的人像(单用)我们常说这种叫剪影照片,使用这种光线应注意不让它照到主体的鼻子,否则,可能显得鼻子不正常。
室内光线的运用:也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和想象性,但要注意它的暴光准确性。要想更能使被摄主体美化,还要根据主体的外表来用光。
下面是几种特殊脸形的灯光和相机排布法:
缺陷矫正方法
额头突出: 下巴上仰,放低相机位置。
鼻子过长: 下巴上仰,面部直对镜头,放低主灯,放低相机位置。
下巴瘦前: 下巴上仰。
秃头: 放低相机位置,用屏风遮暗头部,不用发灯,使头顶和背景色调相混。
鼻子尖削: 面部转向相机可以改善。
脸部过宽: 提高相机位置,把脸部,转到四分之三位置。
脸部瘦削:放低主灯脸有皱纹用散光,放低主灯,采用四分之三姿势。
双下巴:抬高主光灯,下巴上仰,相机位置放高。
面部缺陷:放在阴影中。
招风耳:把较远的一耳藏在头后,将较近一耳放在阴影里,改照侧影。
戴眼镜:稍抬起镜架,使眼镜向下,调整侧面补光,令主体抬高或稍放底下巴。
眼睛深陷:放低主灯,用较低光率。
金鱼眼:使主体下视,用短光。
身驱肥硕:用低色调光,穿深色衣服,暗化双肩和身体的色调,使身驱背景色调相混。

室内常用灯光具体步法:
基本布光法
主光一般用顺侧光。调节主光的高度,使面部产生一个三角形阴影区(从眼框向下延伸,止于鼻底一侧)。辅光靠近相机,并与主光对称,高度与相机一致。主、辅光之比为1∶3至1∶4。背景光、轮廓光、修饰光等根据需要予以确定。
2,蝶形布光法
适于拍摄高调的女性肖像。主光采用高位光,直接放在人物正前方,在人物鼻子下面形成一个蝴碟形的阴影,使女性人像更加妩媚动人。其它灯光布置与基本布光法一致。运用正面光拍摄女性肖像时,常将主灯的位置放高一点,使人物的眉骨和鼻子底下产生小的投影,既利用正面光掩饰了人脸的皮肤瑕疵,也因投影产生了有效的立体感,这种被称为蝶形布光的方法在女性摄影中非常流行。但在实际拍摄中应注意一点,蝶形布光法不适合脸庞太瘦或是颧骨太高的女性,否则容易使人脸变得更瘦。

伦伯朗布光法
常用于拍摄低调的男性人像照片,多为四分之三正面像或侧面像。主光离相机较远,使其阴影出现在被摄者朝向相机的半边脸上。辅光与主光在同一侧,其光比约为1∶9。选用深色背景,产生低调效果。45°的前侧光在人像摄影中用得很广泛,它既有一定的照明面积,也使脸部有了凹凸的立体感,影调层次、线条轮廓等都更为丰富。如果脸部呈四分之三的侧面,光线从另一面射来,照亮了四分之一脸的全部和四分之三脸的局部,这种用光就是典型的伦伯朗用光法。这种光线,加上深色的背景,会使人物熠熠生辉。伦伯朗用光法较多地用于男性形象,表现一种刚毅有力的气质。

博客主人破茧短视频培训
破茧短视频为你分享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视频拍摄、剪辑和运营技巧,另有短视频培训学习教程,海量干货助你玩转短视频运营!。
  • 51952 文章总数
  • 4876676访问次数
  • 2205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