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短视频综合 > 正文

于微观中发掘别样中国故事,西瓜视频谱写“国庆三部曲”

2020-07-02 20:52:01 暂无评论 短视频综合

从科技、村落、地标出发,西瓜视频推出《中国工夫》《了不起的村落3》《地标70年》三档节目,从一个个特定领域切入,以小见大地展现新中国70年巨变。



作者:郑长华


10月14日,聚焦中国工程技术突围的微综艺《中国工夫》在西瓜视频迎来收官。从9月2日播出至今,《中国工夫》在受众中收获诸多好评,并揽获9188.3万总放量、19.4万总互动量,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浓烈氛围贡献了自己的声量。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要宣传节点,西瓜视频不仅推出了《中国工夫》,还于9月12日和10月11日分别上线了《了不起的村落3》《地标70年》,从科技、村落、地标等不同视角聚焦新中国70年来所发生的沧桑巨变。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立足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对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平台而言,能够探寻到既有新意又兼具代表性的切入点进行节目策划和编排,是选题策划的第一道“必答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变革往往印证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国工夫》便聚焦为科技发展默默贡献的工程师们,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用坚守和匠心助力“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中国故事。 

  

很难想象,一支小小的圆珠笔背后竟隐藏着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而这项技术长期被日本垄断,国内3000多家制笔企业只能咬牙接受。直至2016年,国产笔尖钢才得以诞生,“圆珠笔突围”一集将镜头对准了这项技术背后的太钢工程师——车德会、王锦辉,为观众揭开了一支小小的圆珠笔背后的大故事。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而这一技术承载的工程师们整整7年的心血和付出。就在准备正式投入运营之时,磁悬浮列车意外抛锚,工程师邓江明为了寻找到那颗问题螺丝钉,在成千上万根路线中反复排查了四个月的时间。透过“铁轨寻针”的镜头,中车株机工程师的执着与坚守跃然荧屏。 


 

多年以前,锁住核反应堆的密封圈一直只能由美国提供。最终,这一高风险的产品被中国人成功研发,并逐渐“降服”了市场,也让美国密封圈的价格降下70%。“锁住核反应堆的人”这一集里,宁波民营企业家励行根抵押了房产、公司和全部身家研发核密封圈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而在“听诊喜马拉雅”中,镜头转向了在雅鲁藏布江畔,在喜马拉雅脚下开掘巴玉隧道的工程师们。这是一条比青藏线还要艰苦数倍的天路,随着掘进深度增加,岩爆也愈加频繁,工程人员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凭借“关键时刻,还是得上”的决心,以及“倾听大山的声音”的科技手段,工程师们还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工夫》用7集的篇幅带领观众走进圆珠笔尖钢、磁悬浮列车、核密封圈、岩爆隧道预测系统、3D照相机以及指纹图谱这一项项工程技术的研发过程。同时,节目书写了一批批中国工程师在国际技术封锁的艰难条件下,脚踏实地投入科技研发的中国故事,立体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勾勒出一幅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宏大图景。 


让故事“说话” 

对于一部具有纪实基因的作品而言,“真实”是其得以立足的根本。《中国工夫》以真实的笔触记录下一群工程师在各自的岗位上“逆风前行”的历程,展现出他们为科技创新和发展兢兢业业付出的工匠精神。 

  

以记录为根本,但不止于记录,《中国工夫》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还在于让故事“说话”,从而使得整个节目的叙事更加完整、生动和连贯。 

  

节目邀请路一鸣担任主持人串场,不仅对当前的话题起到“引子”的作用,并对故事和故事之间的关联作了很好的衔接。譬如在“3D照相机”一集中,路一鸣没有开门见山地抛出“3D照相机”的概念,而是向观众讲述了这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当我们在正常的空间里看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们凭经验就可以判断出,每个桌角的位置、方向,但如果你让一个没有空间识别能力的机器人来看,它看到的桌子其实就是某个角度的一张画而已。 


    

这个故事传递给观众一个重要讯息——人脑和机器之间存在差距,为了让机器像人脑一样识别空间,就需要工程师赋予机器一双敏锐的眼睛,以及一个具备超级算法的大脑。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不仅概括出当期节目的基本框架,还通过“欲说还休”的方式让观众紧跟节目的视角继续一探究竟。 

  

另一方面,每一项工程幕后的工程师是节目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们的回溯和讲述对观众而言往往更加具备信服力和吸引力,从而更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一历程背后的艰辛。 

  

从立项到研发历时7年之久的“铁轨寻针”中,一颗小小的问题螺丝钉导致即将投入试运行的磁悬浮列车突然抛锚,工程师邓江明负责查找原因。邓江明坦言,四个月“大海捞针”式的排查,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新的思路在他的脑海里迸发,让他最终找到了问题根源所在。 

  

透过邓江明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工程师并不像大众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而是经常灰头土脸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和一个项目甚至一颗螺丝艰苦“作战”。 

  

除此之外,节目幕后的工作人员也常常通过“声音”出镜,既起到解说的作用,又进一步丰富了故事本身。多线交叉的讲述方式并不会显得冗长繁复,反而各有侧重、各尽其用。这种创作思路也令《中国工夫》跳脱出单一、刻板的叙事方式,在表现中国工程师脚踏实地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力方面也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从不同侧面触摸发展脉络 

打开西瓜视频APP,“我们的70年”专题频道映入眼帘,“足迹”“为祖国读诗”“乐赞70年 我的中国心”“共和国的故事”“重温记忆 礼赞时代”“我和祖国共成长”“1949-2019光阴的故事”等专栏合力为主题宣传营造了浓烈氛围。 

  

与此同时,西瓜视频还打造了“国庆季”精品节目矩阵,包括刚刚收官的《中国工夫》和《了不起的村落3》《地标70年》三档节目。 


70年来,国家在经济、科技、人文等多个维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不起的村落3》从人文出发,通过构建“东方村落百科全书”,承担起记录和传承东方文明的重任。节目将主题设定为“同饮一江水”,从长江源头启程,沿长江探访措池村、哈巴村、俄亚大村等十个不同村落 ,“存档”记录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美丽人文。 

  

有这样一组数据,10年间90万个村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消失,平均每天的数目大约是20个,但在城市化进程中,村落文明的发展并不该被遗忘。节目中,“记录”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段影像,其展现出的不断迭代变迁,恰恰成为新中国70年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 


   

播出以来,《了不起的村落3》在西瓜视频收获播放量超3000万,评论数上千条,网友不仅折服于极致地貌下的东方村落智慧,更在村落文明的传承中窥见国家发展的轨迹。 

  

而于10月11日上线的《地标70年》则从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视角出发,以地标故事、人物访谈、经济评述等形式串讲地标的发展,映射出国家在科技、金融、教育、旅游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变迁。 

  

“中国所有城市,面貌改变最大的,或者说可以被称之为奇迹的,如果要选一个城市的话,大概就是深圳。”顺着吴晓波的讲解,首期《地标70年》镜头切向了见证深圳35年城市发展的重要坐标——深南大道,赛格、中航、华为、康佳、中兴、TCL、大疆等高科电子行业佼佼者均屹立于此,这条大道的沿线超过100家企业总部,超120家500强,一年产值相当于1/6个深圳市的产值。 


  

跟随吴晓波的视角,观众在与电子业店主的交谈中捕捉到“乐高式创业”的概念,也在实地探访腾讯发源地的同时感受到一个企业从无到有所经历的不易,并在和明星投资人胡海泉的聊天中找到许多人瞄准深圳这块“蛋糕”的原因所在。 

  

在《地标70年》的镜头中,每一个接受访谈的人看似渺小实则伟大。当他们的故事真正被定格下来的时候,就构成了历史和时代的一部分。小人物和大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深圳速度”,也表现了深圳人脚踏实地、追求创新的可贵精神,激发观众对城市热爱的同时也引发了大众的爱国共情。 


   

每一座城市的地标不仅是一张名片,更是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如深南大道之于深圳,它映证了深圳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也成为这一发展历程的重要“助推器”。在后续节目中,见证上海金融发展的陆家嘴、成为北京科技创业创意名片的中关村、“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以瓷器著称的江西景德镇等地标,都将在吴晓波的解说和对话中呈现不一样的地标故事,揭示不同领域的发展脉络。 

  

通过典型侧面记录新中国70年发展轨迹,从而传递出积极正向的价值内涵,在一系列编排布局下,西瓜视频践行着网络视听平台的社会责任。 


·End·

编辑 | 饶文渊 薛腾飞

>>纪录片市场有这些“小”主角

丨行业

>>《激荡中国》串联时代记忆

丨纪录

>>专访《外交风云》编剧马继红

丨剧集

>>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考试

丨通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电时评

博客主人破茧短视频培训
破茧短视频为你分享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视频拍摄、剪辑和运营技巧,另有短视频培训学习教程,海量干货助你玩转短视频运营!。
  • 51952 文章总数
  • 4875895访问次数
  • 2205建站天数